茶业流通之急程茶
急程 茶 [Urgent tea] 唐代限期送入京师的贡茶。 唐设贡焙于湖常二州相界的顾渚,其贡茶规定须于清明前飞骑送至京城长安。唐代李郢《茶山贡焙歌》:十日王程路四千,到时须及清明宴。宋代谈钥《嘉泰吴兴志》引《郡国志》载:...(144)人阅读时间:2018-04-06茶叶流通之茶照
茶 照(Tea trade certification] 清道光后推行的与茶引并用的购销贩运 茶叶 凭证。 《清史稿 食货志五》:道光年间,拟照甘肃茶封之例,每五十斤就园户征银三钱,于产茶处所设局验茶,发给部颁茶照。每照百斤,征银三两九钱。经过...(205)人阅读时间:2018-04-06茶叶流通之通番
通番[Colluding with the minority] 将 茶叶 私贩至少数民族地区的罪名。 明代 茶 法规定,私贩茶叶出边塞,作通番论罪。《明史 食货志四 茶法》:洪武初规定,私茶出境,与关隘不讥者,并论死。至弘治(1488~1505)中,稍轻茶禁刑法,减...(91)人阅读时间:2018-04-06茶叶流通之截角
截角[Certification cut-off] 批验 茶 引的方法和记号。 宋代建立引制以后,历代都建立一套批验茶引的制度。《明会典》:客商贩到茶货,经过批验所,须要依例批验,将引由截角,别无夹带,方许放行。《清史稿 食货志五》:乾隆十...(120)人阅读时间:2018-04-06茶叶流通之退引
退引[Used certification] 退还和用过的废引票。 各代引制一致规定,每引只能使用一次;规定 茶 商将茶运至指定地点报验或到销售地将茶卖毕后,茶引即由验关官吏核收或茶商上交当地指定机构截角作废,废票由当地机构再退还产地发...(77)人阅读时间:2018-04-06茶叶流通之引票
引票[Certification biII] 茶 引的票据。 宋以后直至清咸丰以前,中国税茶基本采用长、短引法,引发引票,但每票购茶数和税率并非一成不变。元至元十三年(1276)规定长、短引一律三税其一,是岁共征银一千二百余锭。 十四年,取三...(137)人阅读时间:2018-04-06茶叶流通之金牌信符
金牌信符[Golden plate proof] 明代以 茶 易马的专用凭证。 洪武初定,开茶马互市后,私茶严重,朱元璋于是下令严其制,酷其刑。命陕西洮州、河州、西宁三茶马司收贮官茶,每三年一次,差京官选调边军,捧金牌信符,往附近蕃族...(155)人阅读时间:2018-04-06茶叶流通之公据
公据[Receipt] 元时 茶 商买茶纳课后换取茶引的凭据。 《清文献通考 征榷考 榷茶》:至元十八年(1281),定贩茶凭据批验制度。茶商兴贩茶货,纳正课后出给公据,然后往指定山场领茶,出山后把公据交官再换成茶引。引随茶行,至...(105)人阅读时间:2018-04-06茶叶流通之茶市(2)
茶 市(2)[Tea market] 茶叶 贸易的市场,一般位于交通便利、经济繁荣的城镇。 茶市的记戴,最早见于西汉王褒《僮约》:“武阳买茶。”表明至迟在公元前59年,在武阳(今四川彭山)即已出现茶叶集市。白居易名作《琵琶行》:“...(216)人阅读时间:2018-03-20茶叶流通之茶票
茶 票[Tea trade bill] 茶引票据的简称。清代后期用于代替茶引的票据,也称茶票。 咸丰以后, 茶叶 引制渐废,为增加税收,官府向茶商发行茶票,以票代引,按票纳税。左宗棠《札试办甘省茶务章程》:“以票代引,一票若干引,...(77)人阅读时间:2018-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