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夷山金骏眉官网,喜欢红茶就是这般任性!

网站地图

武夷山金骏眉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茶叶百科 > 茶叶成果 >

为中国茶行业近30年发展的风云人物

时间:2018-03-31 17:23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中国行业30年发展的风云人物 茶,起源于神农,发展于秦汉,兴盛于唐宋,成熟于明清,衰落于民国,恢复在新中国,复兴在当下。倘若我们回头梳理历史篇章中属于茶的一脉发展历程,则不难发现,以改革开放为始的30年,正是中国茶业复兴史上的一段重要篇章。
 
上世纪50年代,毛泽东主席在安徽发出号召:“以后山坡上要多多开辟茶园”;上世纪60年代,周恩来总理接见采茶工人;上世纪70年代,国家号召建设100个百万担产茶县:1984年,“国发75号”文件彻底打破茶叶统购统销的局面……这些茶叶历史上的重要时刻,一批致力于茶叶事业发展的老专家们,不仅见证了每一段历史时期,而且投身其中,为茶业复兴作出了重要贡献。

\"茶\"


 
于观亭:过往中国茶业三十年复兴路
 
人物名片:于观亭,曾任商业部茶畜局工程师、副处长、处长,农副产品管理办公室副主任,中国农副土特产品开发公司副总经理,中华全国合作供销总社中国农副土特产品开发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总社高级职称评委会委员,全国茶叶加工、检验高级职称评委会委员,全国商业机械标准化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等职、
 
在北京茶界,提起于观亭,几乎每个人的敬重之情都溢干言表。30多年来,于先生一直工作在政府茶叶部门。担任了一系列重要角色,也见证了中国茶行业近30年的发展。今天,当他再次回忆起这些过往和曾经,仿佛一切犹在眼前。
 
建设百个百万担产茶县
 
 
上世纪70年代,中国茶叶贸易逐渐由外贸转向内销。1973年,全国茶叶工作会议提出了建设年产百万担产茶县的建设要求。1975年,学“轻工”出身的于观亭被调到全国供销总社茶畜局负责茶叶加工工作。“那时茶畜局的工作内容包括样价的制定、茶叶收购和加工等。在百个百万担产茶县的号召下,我们多次去各地茶园考察。现在这些地区都已经发展成比较出名的产茶县了,比如湖南的安化、益阳,浙江的绍兴。江西的婺源,安徽的祁门。云南的凤庆等等。经专家组考察评定合格后,国家会给这个产茶县一些扶持和帮助,比如化肥等物资的支持。”在茶叶百强县的建设过程中,中国的茶叶生产得到了恢复,从民国时期的几万吨增长到近30万吨。
 
尝试茶馆和茶食品
 
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中国的茶叶销售政策尚未全面放开。中国的茶叶流通采取三级销售模式:在各个茶叶主产区生产加工,在销区如北京马连道进行拼配和批发,最后由副食品公司茶叶批发给像“张一元”这样的茶叶店,普通消费者购买茶叶要凭供应券。当时,茶畜局遇到的最大难题便是茶叶产销沟通障碍,一方面茶叶卖不出去。一方面老百姓买不到茶。于是便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是到公园里、餐馆里开茶馆,二是到日本考察学习。时任茶畜局茶叶加工处处长的于观亭回忆起当时办茶馆的艰难,“自给公园、饭店提供茶叶,他们也不愿意干。饭店每天客流量大,都是站着等着吃饭的人,员工忙不过来。在中山公园、北海公园里也办过一段时间茶馆。那些国企员工更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卖茶水不会给他们增加收入,却添了很多洗茶碗的麻烦。茶叶梗最容易堵下水道,特别难收拾。只坚持了一小段时间,茶馆最后也没能做起来。”
 
而日本的考察经历,却给了于观亭不小的震撼。“日本的茶叶应用无处不在,他们的茶叶产品涉及到了各种副食品,可以说,在当时中国人的观念里,茶是用来喝的,而日本则继承和发扬了中国早期吃茶的传统。为此,我曾多次到日本著名的茶叶集团伊藤园考察学习。回国后,我们借鉴日本的方法,研发并投产了茶叶冰淇淋、茶味汽水、茶味羊羹等。”由于当时中国的生活水平还比较低,尚未形成良好的茶叶消费环境,最后茶馆和茶叶副食品都没有成功,尽管如此,当时的尝试,仍给现在的茶业从业者以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