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夷山金骏眉官网,喜欢红茶就是这般任性!

网站地图

武夷山金骏眉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武夷山新闻 >

助力福建南平绿色发展,有我科特派!(2)

时间:2020-04-15 11:44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我们镇上的9名科特派都分别建了微信群,他们掌握的各种信息第一时间在群里发布,农户可根据需求找到相应的科特派,做到无缝对接。”下沙镇人大主席陈淑彬说,科特派对下沙从工业重镇向产业多元化转型起到关键作用。目前,下沙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建成镇、村、企三级科特派工作站,通过专业人才组团服务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村集体“两增收”。

  从科技人员单向“派”往基层到供需双方双向“选”,科特派制度发展20年间,农民自主创业、发展产业的主动性得到很大提升,牢牢地把饭碗掌握在自己手上。南平市科特派办公室主任林扬说,科特派“授人以渔”,培育和造就1560名“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建阳区潭城街道考亭村村民朱坤华在科特派谢福鑫的指导下,20年来从一个对农业“两眼一抹黑”的外行人转型为葡萄种植乡土专家。“以前在外打工赚不到钱,回村后谢老师送我150株葡萄苗,还帮搭避雨薄膜大棚,教授果穗套袋,鼓励我返乡种葡萄。”朱坤华说,如今他流转30亩地建立家庭农场,一年葡萄产值超过35万元,成为葡萄种植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科技示范户。随着葡萄种植面积扩大,技术服务需求增多,谢福鑫牵头组建我省首个农技推广志愿者团队“南平市葡萄协会”,朱坤华成为示范推广组组长。目前,协会已引进新品种178个、新技术9项,推广种植面积3.73万亩。

  产业发展了,富民又兴村。“水南村2000多户村民过半从事葡萄相关产业,去年村民人均收入比镇区高出2000元。”建阳麻沙镇党委书记张礼华说,目前水南村正积极对接农文旅结合的“圆梦村”项目,农民钱包鼓了,腰杆子硬了,合力振兴乡村的热情更高涨。

  “科特派服务已覆盖全市346个贫困村,通过科技扶贫、产业扶贫和创业扶贫,推动技术、资本、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与农村土地、劳动力为主的传统生产要素结合。”林扬说,南平市科特派已累计在农村举办各类培训班逾13万场,参训农民700多万人次,带动3.77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为贫困村、贫困县“摘帽”发挥了重要作用。

  创新“赋能”发展

  近年来,南平市把科特派精准导入到现代农业、旅游、生物、先进制造等绿色产业发展上来,促进科技服务向全链条、全要素、综合性服务转变。今年2月,南平市出台《深化创新科特技特派员制度十项措施》,进一步在科特派保障、服务、运作机制上创新,致力打造新时代科特派制度升级版。

  如何激发科特派内生动力?南平市支持科特派通过技术入股、成果转让、领办创办企业等方式,与农民、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共担风险、共享收益,让要素导入既持续又持久。”据薛强介绍,目前南平全市已有1732名科特派与农户或基层经济组织建立利益共同体,引进、开发项目1705个。

  邵武永太高新材料有限公司是邵武市第一个工业企业科特派经济利益共同体。“浙江永太企业研究院的何人宝等4位专家组成科特派团队,分别负责锂电池材料的技术研究、制造工艺开发、配套设备技术研发及产品检测分析,让我们的企业在建设发展中能够又快又稳地推进。”公司总经理严永刚一说起他们的科特派,很是自豪。

  “我们通过建立利益共同体,把科特派‘派’在产业上,‘嫁’在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去年共嫁接高科技产业项目26个。”邵武市科技特派员工作管理站主任傅东跃告诉我们,今年邵武市向永太高新等科特派企业给予“科特贷”专项金融支持,并对科特派创办、领办或服务的12家企业给予300余万元奖励,利用市场机制重组现代生产要素,激活创业动力。

  为了加速科特派科技成果向企业效益转化,浦城县依托科技大市场,发挥线上线下成果转移转化平台服务功能,通过科技成果拍卖、私人化定制等形式,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去年12月,浦城举办首场科技成果拍卖活动,有10项科技成果竞拍成功,总成交价754万元。“今年我们对10项落地成果转化情况进行走访,发现所有成果都成功转化为具体技术或产品。”浦城科技大市场工作人员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