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夷山金骏眉官网,喜欢红茶就是这般任性!

网站地图

武夷山金骏眉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茶叶百科 >

藏地茶“缘”

时间:2018-04-06 19:35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盛唐时期,经文成、金城两公主先后和亲吐蕃的直接推动,致使吐蕃出现“渐慕华风”的社会风气。唐朝长期依赖吐蕃地区马牛等物的输入,作为交换的茶也长期地大量地被输入吐蕃。

藏族有句谚语是“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自唐朝吐蕃时期,茶叶传入这一片神奇的高原土地后,藏民们便与结下了不解之缘。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藏地茶“缘”\"

有“世界屋脊”之称的川藏滇地区,气候寒冷、缺氧、辐射强,那里的居民只能选择高脂肪、高营养的牛羊肉作为食品以保持能量。由于环境较为恶劣,瓜果蔬菜很难生存,如何去油除腻、补充维生素成为藏民们必须面临的首要问题。

盛唐时期,经文成、金城两公主先后和亲吐蕃的直接推动,致使吐蕃出现“渐慕华风”的社会风气。唐朝长期依赖吐蕃地区马牛等物的输入,作为交换的茶也长期地大量地被输入吐蕃。

自开元以后,因禅僧坐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狭,到处煮饮。”饮茶风俗遂在禅僧乃至百姓之间辗转仿效,形成独具特色的藏地茶文化。

在西藏,活佛达赖、班禅一级普通藏民无一例外都有饮茶的习惯。俗语中“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可谓是举足轻重。

汉族饭饱腹,藏家茶饱肚

藏族嗜茶之普遍,是毋庸置疑的。一般情况下,不论贫富,藏民可以每天至少饮茶五六次,每次必饮十数碗。农闲的日子,人们爱全家围坐火塘前,边喝茶边话家常,一些老年人一边摇着转经筒,喃喃地念诵“六字真言”,一边悠闲地喝茶。

“茶渣如油,给孩子吃。”

至今在康区和安多牧区还有一种连汤带叶一吃喝掉的饮茶方式,称作“糌粑茶”。

制作这种茶时,先将茶叶烘干,在臼中舂为细末,用时将茶末投入水中熬煮,待茶汁渐浓时,再洒入一些糟粑面和少量盐,使茶汤成为稀糊状。这种茶喝后令人体力骤增。

饮茶更是僧人日常生活不可缺的部分,因为茶能使僧人“神智清醒,勤奋修行,增进智慧”。

寺庙中通常每日要集体饮茶早、中、晚三次,诵经礼佛活动后,由司茶的僧人依次给每个僧人斟茶。修密法者在经过三年露台苦修后,要入暗室再静修三年;此间,一口茶锅、二袋糌粑、一些茶叶和酥油便成为僧人生活的基本物资。

医食同源,药膳同功

茶在藏区最先是被当成医疗保健饮品来使用的。藏族人善饮茶主要是因为牧民多食肉乳等酸性食物,须以具有碱性的茶来调济、平衡体内酸碱,从而达到除油腻、助消化,以及促进血液循环的目的。

汉藏史集记载

都松莽布支原先体弱多病,一日偶然尝了小鸟衔来的一种树叶,顿觉神清气爽,于是命心腹大臣四处寻访这种树叶。后来在汉地找到,大臣带了一大捆回来将其日日煮饮。于是茶,便这样被藏民视为上等保健之品。

由此传说可知茶被藏族看重,最初是因为茶所具有的医疗保健作用。

不过藏族普遍嗜爱饮茶习俗的形成,并不仅仅是因为茶对人的医疗保健作用。自文成公主入藏,开辟了藏汉两族饮食文化交融的先河,这时,人们开始注重博食和养食。

对于常年以肉食和糌粑为主食的藏族来说,饮茶既可解腻顺食、满足生理之需,又可使人处于一种快怡舒畅的精神状态。对于藏族人民来说,茶的确像是“天界享用的甘露,偶然滴落人间”,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酥油飘香,茶香满堂

对于藏族人人民来说,他们喝的茶一般为酥油茶、甜茶、清茶。

酥油茶,据说从吐蕃时期就已开始盛行的一种饮茶方式,也是藏族最有代表性的饮食习俗。酥油茶的制作本身就具有丰富的工艺色彩。

酥油茶

制作方法:

产于四川、云南的青砖茶作原料,先把砖茶熬煮成浓浓的茶汁(荚沽),滤出茶叶,倒入茶罐,放在一旁待用。

做茶时,取适量的浓茶汁加一定比例的水和盐,倒入“董莫”(酥油茶桶),加入新鲜的牛奶熬成的酥油,再用力将“甲罗”(打酥油茶用的棍子)上下来回搅动,待水乳交融便成了可口的酥油茶。

标签: 地茶